
6月2日,韩国汉城大学,一名教授正在向北仑职高学生教授色彩搭配 史燕蕾 摄
本网记者
暑假越来越近,带着孩子出去旅游或参加游学、夏令营,成为一部分家庭的“标配”。在这一热度不减的市场中,如今涌现出了新面孔:一些家长已经不满足于“旅游+参观名校”这样简单的游学方式,进一步将目光转向美国、加拿大以及欧洲国家的夏季学校、插班学习、异国夏令营等,让孩子最大限度地体验异国文化,同时也为未来的留学生涯作铺垫。
学校带队,“学”字当头
再过一个多月,来自泰河学校、江南中学、庐山中学和松花江中学的80多名学生,将前往台湾,到各自结对的姐妹学校进行为期一周的交流学习。
“这样的学习交流活动,北仑已经开展八年了。”区教育局中学英语教研员张老师说,2010年7月,浙江省下发了《“千校结好”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从那时开始,我区学校开始“走出去”,开始带学生与结对的学校互访学习。
既然是去交流,那就要有收获。作为浙江省“千校结好”特色学校,北仑中学的18名学生将在这个暑假,前往美国圣心大学交流学习。在整整两周的时间里,学生们将会深入体验“原汁原味的美式课程”。不仅有“正课”,也有篮球、足球、网球等各类体育课程。
“通常一年前,这些学校就会与结对姐妹学校开始沟通洽谈。”区教育局教育业务科工作人员黎老师介绍,让对方学校或寄宿家庭做充分准备,学生只有深入学校学习,接触日常生活,参加社区活动和实践,才会有真实的了解、体验和收获。
这些年来,由学校组织的交流互访活跃。来自区教育局的数据,2017年我区15所学校分13批次出国出境开展国际合作交流。。
相比市场上各类机构的游学线路,张老师说,学校组织的项目普遍有确切的目的地,一般都和结对境外学校进行互访,并不仅仅局限在暑期,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交流、学习不同的文化和知识。
比如浙江省“千校结好”特色学校北仑职高与结对的国际姐妹学校韩国汉城大学的合作就贯穿了整个学年,眼下该校机电专业、物流专业、工美专业、航空专业的6名学生正在汉城大学进行学习。此外,北仑职高的学生还能通过网络,在每周四下午的任选课和活动课时间段跟着汉城大学韩语教师学习韩语和当地文化,为今后留学做足准备。
以学校为单位进行交流互访,让家长觉得放心,“学校组团,不仅仅是游玩,还会进入当地学校甚至和当地学生一起读书、学习,设计的课程内容也更有针对性。”更让家长们感到安心的是,学生在交流学习期间的安全有了保障。
市场细分,项目五花八门
除了学校组织的交流互访计划外,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直接到旅行社、英语培训机构或留学咨询机构为孩子报名境外游学。
5月底,网友“鸢妈”在朋友圈发文“求推荐高质量的暑期夏令营,不要求学习书本知识,要求能够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被很多家长点赞,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家长对于游学有不同需求。
在需求的刺激下,目前游学夏令营项目日趋丰富。“鸢妈”在网上搜索“暑期游学”四个字,立刻跳出上百万条相关信息:高端夏校、全真插班、国际课堂、兴趣营地、名校探访、人文行走、户外挑战、公益服务等,可谓“五花八门”。
采访中,多家旅行社、英语培训机构和留学咨询机构的销售也称,今年暑期,“游学”成了最热门的主题,除了往年的美国、英国游学团以外,澳大利亚、德国、法国也是新兴游学目的地。此外,今年的游学团不再局限于知名大学,而是向一些小学、中学和语言学校扩展。
在游学方式上,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以“游”为主,花一到两周时间,去往英、美等国家的知名高校、文化旅游景点,费用在两三万元左右;一类则以“学”为主,时间通常在两周以上,最长的甚至超过一个月,学生以插班或暑期班学生的身份,进入当地学校,进行全日制的学习。整个行程的费用接近五万元。
除了游学计划外,越来越多的家长还选择直接为孩子报名参加海外的夏令营,市场上也由此出现了户外挑战营、人文行走营、科学探索营、自然探究营等细分项目。
一家知名留学机构的游学项目负责人付小姐介绍说,他们的海外夏令营分不同的类型,运动类的包括游泳、划船、网球、篮球、足球等项目,近两年非常热门的STEM(即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Maths数学四大理工领域的缩写)夏令营则主要侧重计算机、数学、科技等方面,包括机器人编程、太空科学技术、机械工程原理等相关的游戏或者课程,一般两个星期的报价在四万元以上。
境外游学为哪般?
近年来,国内各家机构也推出了不少游学及夏令营线路,其中也不乏内容不错的产品,家长们为什么要选择动辄数万元的境外游学?
对此,一位业内人士指出,游学和留学一直以来都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孩子可通过前期境外游学,帮助自己选择留学目的国,即便最终不选择留学,也可以让孩子开拓视野,增长见识,锻炼孩子的语言能力。
有这样想法的家长不在少数。北仑中学国际交流部主任陈蕾说,现在家长的观念在转变,不会盲目送孩子出国,他们会鼓励孩子先参与境外游学,体验当地的校园生活、社交生活,看孩子是否喜欢再做决定。
“自己是否适合留学?适应海外生活,还需要提升哪方面技能?通过游学,学生会有更真实的感受。”陈蕾笑着谈起了一名学生,这名学生在游学回来后向她透露了自己留学的目标——普林斯顿大学。
陈蕾说:“不管最后能不能实现,我感觉这些学生回来后,最大的变化是学习更有方向,有了努力的目标。”据介绍,北仑中学2013年与美国圣心大学合作开展暑期游学项目,截至目前已有60多名学生参加,其中六成以上成功留学海外。
“游学好比正式比赛前的热身。与其之后花上一年好几十万供孩子留学,发现不适应中途退学、转学,还不如让他提前感受。”学生家长项先生道出了不少人的心声。
不过,业内人士也指出,在游学低龄化渐成趋势的今天,家长在希望孩子开阔眼界的同时,也要问问孩子准备好游学了没有。“是否送孩子游学,要结合孩子自身情况。”区教育局一位工作人员说,低龄出国的中小学生在一个文化存在差异、语言交流不顺畅、教育方式不同、父母又不在身边的大环境中,可能会有不小的心理压力。目前我区学校一般不组织四年级以下的学生参与互访交流活动。
对于无法避免的海外文化冲突,陈蕾则建议,家长要在出行前为孩子打好“预防针”。“出行前,我们学校都会对这些学生进行培训,主要强调秩序、强调团队协作,学会与人沟通和独立解决问题。家长也需要做好孩子思想工作,鼓励孩子以开心、开放的心态参加到海外游学中。”
|